一、大赛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分别于2014年、2015年在中国成功举办首届和第二届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吸引中美青年广泛、深度参与,丰富中美青年交流模式,为中美人文交流高层次磋商机制增加了”创新“亮点。
大赛以“共创未来”为主题,倡导参赛者关注社区、教育、环保、健康、能源、交通等可持续发展领域,结合创新理念和前沿科技,打造具有社会和产业价值的全新作品。
大赛将通过比赛的形式促进中美两国创客文化与生态的建设,助力中国创客创新社区及众创空间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并充分体现中美人文交流特色,为两国青年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推动中美两国青年创客在创新领域的深度交流,进而加强两国在青年层面上的文化交流与沟通。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承办单位: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清华大学、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谷歌信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大学科技园联盟
三、大赛日程
1、大赛启动:2020年5月1日
2、团队报名:各分赛区报名截止时间不同,查看具体日期(目前最晚6月30日)
3、分赛区选拔赛:持续至2020年7月17日
4、各分赛区选拔结果提交:2020年7月31日24:00之前
5、决赛入围团队优化作品:2020年7月18日至决赛前
6、大赛决赛:2020年8中下旬
四、参赛资格
1、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对任何中国公民或美国公民、或在中国或美国获得永久合法居留权的个人开放
2、报名者年龄应在大赛报名起始日时符合18周岁以上或40周岁以下的要求(2020年大赛要求报名者出生日期不早于1980年5月1日并且不晚于2002年5月1日)
3、参赛者不能为(1)承办单位[即,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清华大学、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谷歌信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和中国大学科技园联盟]的员工,或上述任何实体的母公司或子公司的员工;(2)上述任何实体的任何一名员工的直系亲属
4、参赛者有责任了解其出席并参加此次活动的合法权利,并须携带政府颁发的官方有效身份证明参加比赛
五、大赛报名
1、报名方式
1)报名者需通过登录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官方网站(https://www.chinaus-maker.org/)完成团队报名工作(如果打不开官网,就试试访问www.chinaus-maker.org)
2)报名时间各分赛区截止日期不同,查看具体截止日期
3)报名者可采用个人或团队方式参赛,报名者以个人名义报名时,需依照其所在学校/单位的属地选择中国赛区或美国赛区参赛,团队报名时则需依照团队主要负责人所在学校/单位的属地选择中国赛区或美国赛区参赛
4)原则上,参加中国赛区比赛的个人或团队应选择就近的中国分赛区参赛,并根据所选分赛区要求统一参赛,同场竞技。大赛将不会为个人或团队单独设立比赛。
2、报名要求
1)以团队形式报名时,团队总人数不得超过5人(含领队),领队为团队的联系人和代表
2)分赛区选拔赛开始前,团队可替换一位或多位成员,领队不可更换
3)一名参赛者只可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与到一个项目之中
4)每个参赛项目可至多有一位指导老师,指导老师不得再以领队或者成员身份参赛
5)参赛个人或团队需在报名时签署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参赛者声明,报名成功后则视为参赛个人或团队完全接受本大赛参赛者声明
六、竞赛要求
1、竞赛主题要求:大赛倡导参赛者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竞赛主题,关注社区、教育、环保、健康、能源、交通等领域,产生的创意需契合比赛主题,并通过结合创新理念和前沿科技,打造具有社会意义和产业价值的作品
2、竞赛创新性要求:团队可在比赛过程中对作品进行持续的改进,提交的解决方案须具有想象力和创新性;大赛工作组和各分赛区选拔赛承办单位将对其产品进行创新性检索,并将检索结果提交评审工作组作为评分参考
3、作品呈现要求:作品原型要求基于开源件或开源硬件平台完成。参赛者需要在分赛区预选赛阶段现场完成设计工作,并制作出可演示的产品原型。从分赛区预选赛晋级决赛的团队,需要在决赛阶段现场完成针对产品原型的改进、升级和测试等工作。作品原型应呈现为实现一定创新功能的硬件或软件
4、技术平台要求:工作组将提供大赛可采用的竞赛技术平台的参考方案,参赛者也可自行选择技术平台和使用相应的工具和设备(详见附件2: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推荐技术平台清单)
七、知识产权要求
1、参赛者必须保证作品的原创性,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且内容符合可适用的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参赛者同意对因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而导致的请求和索赔负全部责任,并保护比赛的主办方、承办方及其代理人并为其辩解,使其不受任何损失赔偿的请求或追诉
2、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参赛者所有,但应适当兼顾到竞赛主办和承办单位的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作为大赛主办单位,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清华大学、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谷歌信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和中国大学科技园联盟作为大赛承办单位,拥有在全世界范围内永久免费使用本届参赛作品进行演示、部分或全部出版的权利(不涉及技术细节),大赛承办单位的其他全资子公司也拥有上述权利。如果大赛承办单位以其它目的使用参赛作品,需与参赛团队协商,经参赛团队同意后,签署有关对参赛作品使用的协议
3、在可适用的法律允许范围内,大赛工作组保留本规则的最终解释权
八、作品提交
1、分赛区选拔赛作品提交
各分赛区选拔赛承办机构负责组织各分赛区的选拔赛事,所以请根据分赛区的具体安排来提交作品(查看各分赛区及咨询联系方式)。
2、总决赛作品提交
1)各分赛区须在2020年7月31日24:00之前将分赛区推荐的团队材料提交到大赛工作组
2)各分赛区选出的参加决赛的项目,须完整填写大会工作组提供的2020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决赛入围作品登记表并通过邮件形式提交
3)决赛将于2020年8中下旬以在线形式举办,具体安排将另行通知
九、大赛流程
1、大赛启动(2020年5月1日)
2020中美青年创客大赛赛区工作将于2020年5月1日正式启动。大赛将分为中国、美国两个赛区,其中中国赛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厦门、深圳、成都、西安、温州、海口、沈阳、苏州和武汉13个分赛区(查看各分赛区详情)。
2、团队报名(各分赛区报名截止时间不同,查看详情)
参赛选手须通过2020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官方网站报名,阅读参赛须知并选择要参加的选拔赛所在分赛区。根据分赛区安排认真准备参加分赛区选拔赛。各分赛区根据大赛官网报名情况组织分赛区比赛。
3、分赛区选拔赛(持续至2020年7月17日)
2020年可根据各分赛区实际情况选择组织线下比赛与评审或线上比赛与评审。
1)线下比赛与评审:
线下比赛形式不局限于hack-a-thon/make-a-thon、各类创客、创新竞赛等,工作组将为分赛区选拔赛承办机构提供举办创客比赛活动的参考流程文档。比赛采用现场展示和现场评审的方式,由评审委员根据大赛的评审规则,评出各个奖项。
2)线上比赛与评审:
线上比赛则需要参赛团队或个人提交足够证明作品创作过程的阶段性视频记录,以及最终可展示的完整的作品介绍、照片、视频等材料。由评审工作组组织参赛团队进行线上评审,评审委员并根据大赛的评审规则,评出各个奖项。
4、各分赛区选拔结果提交(2020年7月31日24:00之前)
1)各分赛区须在2020年7月31日24:00之前将分赛区推荐的团队材料提交到大赛工作组。(详见附件3: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分赛区获奖团队信息统计表)。进入总决赛的分赛区团队,须在总决赛开赛三周前,提交最终参赛成员名单,之后不得再更改
2)各分赛区选出的参加决赛的项目,须完整填写大会工作组提供的2020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决赛入围作品登记表并通过邮件形式提交
5、决赛入围团队优化作品(2020年7月18日至决赛前)
为获得更好的展示效果和更强的竞争力,自确认成为晋级决赛的团队之日起,团队可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迭代升级。大赛承办方和各分赛区承办单位将尽可能为团队提供帮助和辅助资源支持。
6、大赛决赛(2020年8中下旬)
决赛将于2020年8中下旬以在线形式举办,具体安排将另行通知。由各分赛区推荐并经工作组确认的75支团队及个人进入决赛。每支队伍由不多于5名符合大赛要求的青年创客组成。要求参赛团队在规定的时间内,结合创新理念和开源软硬件平台共同创造,以其在分赛区选拔赛中使用的创意为基础继续深化产品原型设计。通过评审工作组的综合打分,最终将评选出获奖团队。
十、大赛评审
评审工作组将评价并为所有项目作品打分。每个项目作品的得分均基于以下评判标准:
1、分赛区选拔赛评审
1)评审流程
各分赛区选拔赛承办机构负责组织各分赛区的选拔赛事,2020年分赛区选拔赛可根据各分赛区实际情况选择组织线下比赛与评审或线上比赛与评审。
A、线下比赛与评审流程
线下比赛形式不局限于hack-a-thon/make-a-thon、各类创客、创新竞赛等,工作组将为分赛区选拔赛承办机构提供举办创客比赛活动的参考流程文档。比赛采用现场展示和现场评审的方式,由评审委员根据大赛的评审规则,评出各个奖项。
B、线上比赛与评审流程
线上比赛则需要参赛团队或个人提交足够证明作品创作过程的阶段性视频记录,以及最终可展示的完整的作品介绍、照片、视频等材料。由评审工作组组织参赛团队进行线上评审,评审委员并根据大赛的评审规则,评出各个奖项。
2)评审标准
分赛区选拔赛评审委员根据以下评分标准,结合参赛作品自身特点进行打分,评分标准为百分制。
A、创新创意优势(最高50分)
(1)该作品是否能够解决特定的社会与民生问题,或为解决该问题创造了新的机会?
(2)该作品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社会影响力,并有机会成为一个颠覆性的产品?
(3)该作品是否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并影响人们的行为与生活方式?
(4)作品是否是创客团队原创,而非专业公司或研究单位带有科研性质的产品原型?
B、作品的完整性(最高30分)
(1)该作品是否提供了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该方案是否清晰和完整?
(2)该作品的原型是否表达了既定功能或服务,是否能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
C、技术的合理性(最高10分)
(1)该作品的原型所选择的技术方案可否满足其预期功能的实现?
(2)作品选择的技术是否能够在效率、功能、成本方面实现平衡?
D、作品应用前景(最高10分)
(1)该作品是否具有产品化可能性?
(2)作品是否具有产业领域的发展价值,能在所处行业的市场竞争中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3)该作品是否有机会成为创业项目?
2、决赛评审
1)评审流程
决赛入围作品为基于分赛区选拔赛推荐的,经过完善和提升后的作品。评审将分为两轮,第一轮选拔出25支团队晋级,第二轮选拔出最终获奖团队。
2)评审标准
评分标准为百分制,评分规则如下:。
A、创新创意优势(最高40分)
(1)该作品是否能够解决特定的社会与民生问题,或为解决该问题创造了新的机会?
(2)该作品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社会影响力,并有机会成为一个颠覆性的产品?
(3)该作品是否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并影响人们的行为与生活方式?
(4)作品是否是创客团队原创,而非专业公司或研究单位带有科研性质的产品原型?
B、作品的完整性(最高30分)
(1)该作品是否提供了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该方案是否清晰和完整?
(2)该作品的原型是否表达了既定功能或服务,是否能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
(3)作品在初赛结束后是否有新的改进和提升?
C、技术的合理性(最高20分)
(1)该作品的原型所选择的技术方案可否满足其预期功能的实现?
(2)作品选择的技术是否能够在效率、功能、成本方面实现平衡?
(3)作品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否具有可实现性,能够在较短周期内产品化?
D、作品应用前景(最高10分)
(1)作品是否有较为合理的商业模式和市场规划?
(2)作品是否具有产业领域的发展价值,能在所处行业的市场竞争中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3)该作品是否有机会成为创业项目?
3)回避原则
大赛决赛将严格遵循回避原则,其内容如下:
A、当参赛团队中一名或多名成员,就读的学校或就职的单位与任何评委就职的学校或单位相同的情况下,该评审在评审过程中回避此团队,不为其打分。
B、在分赛区选拔赛承办机构就职的评委,回避其赛区选拔推荐的团队,不为其打分。
4)比赛纪律
决赛的纪律规定,请参考总决赛下发的《比赛纪律手册》。
5)评审结果公示
在评审工作组评选出各奖项后,各拟获奖作品将在大赛官方网站上进行为期10天的公示。在公示期结束前,对拟获奖个人、团队或拟获奖作品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任何人可向大赛工作组举报。经调查确认属实,大赛工作组可撤销违规拟获奖个人或团队所获奖项,并决定不向其颁发奖金及撤回其他计划向拟获奖个人或团队提供的奖励或特别安排。举报者必须提供真实姓名、单位、联系方式,并提供详实确凿的证据,否则工作组不予受理。为避免疑问,如果在评审期或公示期大赛工作组没有发觉或最终没有认定参赛作品或拟获奖作品侵犯任何第三方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知识产权),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不应为可能存在的侵权行为承担任何责任。
十一、奖项设置
1、分赛区奖项
设置1个一等项目奖励(最高得分);2个二等项目奖励(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最高得分);2个三等项目奖励(排名第四和第五的最高得分)。注:如果最终提交的项目作品少于五项,则将不颁发末位项目奖励。
2、总决赛奖项
总决赛设立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获奖团队或个人将获得大赛工作组颁发的证书以及奖金;入围第二轮评审的项目,将获得大赛工作组颁发的三等奖证书,其余决赛入围项目将获得大赛工作组颁发的优秀奖证书。
1
文本已超出限制,最大输入200字
举报-
-
-
-
其他